上個月,菲律賓職業聯賽PBA正式引進四分球概念。在三分線外增設一條四分線,由NBA狀元保羅-班凱羅的堂哥克里斯-班凱羅命中PBA歷史上首個正式比賽中的四分球。四分球的出現,給世界籃壇帶來了巨大的震撼。但其實早在22年前,首屆WCBA聯賽就將四分球的概念帶入職業賽場,只是玩法略有不同。
在2002年,首屆WCBA就曾將四分球寫進聯賽規則中:在第四節某隊投中3個三分球后,從第四個開始將算4分。目的是鼓勵大家多投三分球。當年的四分球仍然是站在三分線上投射,但四分球的概念極具創造性,增加了比賽的變數和懸念。在實行四分球后,國內涌現出一批遠投手,她們的遠投命中率能達到40%左右。直到2004年,為了使WCBA聯賽和國際接軌,便于隊員們備戰奧運會,才將四分球的特殊規則取消。
規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,在合適的時機進行規則的變動可以使其煥發新的生機,提高比賽的觀賞性。雖然但WCBA聯賽元年的四分球概念與如今的四分球不同,但當時勇于探索和創新的精神,值得借鑒與學習。